为实现“努力打造平安校园,构建和谐生态大学”的目标,积极推进依法治校、依法管理,构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,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,提高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,现对2005年安全教育工作作如下要求:
一、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: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,营造安全、稳定、文明、健康的校园环境。
二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,适时开展安全教育
1、在新生入学和学生毕业期间开展一次安全教育。入学和毕业是两个特殊时期,新生刚入校,对新的环境不熟悉,加之本来就缺乏安全知识,不懂得如何自我保护、如何防盗防骗防止不法侵害的发生,急需加强教学、管理、安全等各方面的教育。毕业前是学生最容易放松的时期,也是违规行为高发期,教育不能放松。各学院(部)要以新生入学和学生毕业两个期间作为重点时期,切实开展安全教育。
2、在学期初、学期末各安排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。每学期开学初,广大学生从家回到学校,在家期间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,回到学校后防范意识上可能有所放松,而开学初又是盗窃、诈骗案件的高发期,容易被盗被骗。学期末,学生忙于复习迎考,会疏于防范,给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机。因此,各学院要抓好学期初、学期末的安全教育。
3、在校园发生案件后,以案例进行安全教育。要以本校或其他高校发生的典型案件进行安全教育,一方面,通过对作案者进行校纪校规处理,以及依法追究行政、甚至刑事责任,可以警诫校内的一些仍在伺机作案的不规学生,防止他们继续作案;另一方面,通过对作案手法的分析,可以发现学生在防范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疏忽的地方,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教育。
三、兼用各种安全教育形式,强化教育效果
各学院(部)、各部门在以往的安全教育工作中,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,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。概括来说,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教育方式,在今年的安全教育工作中,各学院(部)、各部门要兼采各种安全教育形式,强化教育效果。
1、开设法制教育课程。学校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,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基础教育,使学生初步掌握法律基础知识,认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,把握自己的行为。
2、组织、劝导学生自学《大学生安全知识教程》一书。新生入校后,每人都发放了一本《大学生安全知识教程》。该书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予以详细剖析,对问题发生的原因、具体类型、作案手法、处置方法、如何预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,告诉学生基本的防范措施,涉及面较广。各学院应组织、劝导学生开展自学,使学生掌握大部分内容。
3、结合安全知识读本对学生分批教育。因《大学生安全知识教程》一书内容较多,少数学生对安全知识又不重视,平时很少会主动去学习。因此,有必要结合该书内容进行口头教育,各学院可以结合班会、学生节,以班级为单位,开展相应的教育。
4、开展安全知识讲座。往年各学院及保卫处组织开展了一些安全教育讲座,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,很受学生的欢迎。今年拟安排15场讲座,扩大受教育面,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。
四、丰富安全教育内容,促进学生防范知识全面提高
安全教育内容是随着社会治安形势、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,各学院(部)、各部门要结合学校及社会特点,不断丰富安全教育内容,保证学生安全防范知识的全面性、实用性。从安全教育的实践看,应该包括以下内容:
1、自我保护意识教育。这是安全教育所有内容中所包含的最本质内容。安全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。要教育学生,在自已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侵害时,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。
2、法制意识教育。这种教育在整个安全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,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。开展法制教育,应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、学生易产生违法倾向方面的法律知识,进行基础性、通俗易懂的教育,达到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。
3、防盗知识教育。盗窃案件在高校的发案类型中,属于多发性案件,大约有70%比例的案件,就是因为不锁门不关窗、随手乱放钱物而引发失窃,真正撬门锁实施的盗窃相对较少。因此,应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盗意识,以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。具体的说,要教育学生做到以下几点:
(1)手机、CD机、相机、随声听、手饰等贵重物品及钱包等,务必妥善保管好,不能随便放在桌上、床上等显眼处;箱子、抽屉等要及时上锁,以免发生失窃。
(2)人离开寝室以及晚上睡觉前务必锁好门、关好窗,以防止小偷趁无人之机入室盗窃或从窗口“钓”走物品。
(3)保管好信用卡(存折)、密码和身份证,切记三者分开存放;平时取款应单独进行,不可将密码泄露给他人,不要以生日、身份证号作密码。
(4)在食堂、图书馆、教室等公共场所要保管好书包或其他物品,务必随身携带。
(5)特别注意来宿舍推销商品的外来人员。
4、防骗知识教育。诈骗案件在高校并不鲜见,诈骗分子一般采取两种诈骗手法实施诈骗,一是利用学生涉世不深、爱贪小便宜的心理,以小恩小惠作诱饵,博取信任,然后实施诈骗;二是利用学生的同情心理,谎称自已遇到困难要求帮助,让人信以为真,达到诈骗的目的。
5、性侵害和遭受暴力性犯罪的防范、处置教育。在遭受这些犯罪时,重要的一点是学会适时呼救。要教育广大女生认识到,性侵害的手段有哪些,哪些女生容易受性侵害,性侵害的主体有哪些,在哪些地点易受性侵害,以及怎样防止受到性侵害,受侵害的对策等等。
6、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及其他。要教育学生遵守消防法规,懂得消防常识,如何防火,发生火灾时如何自救,如何使用灭火器材等;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,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等。
二○○五年三月二十五日